
為什么做智能排序?如何把整個盤子做大?微信團隊這樣回應。
一直以來,公眾號打開率持續走低幾乎成了一個行業共識。但事實上,過去一年微信公眾平臺的整體流量是上升的。
“上升幅度在內部看來還不小?!蔽⑿殴娖脚_相關負責人表示。但為什么平攤至每一個個體公眾號上,漲粉速度反而變慢了?一個平臺層面的原因是,微信是去中心化的,粉絲增長全部來源于社交分享,而不是推薦。這其中涉及到兩個問題:其一,當好友數量增多,社交關系鏈變得復雜,分享到朋友圈壓力變大,導致社交分享動力不足。其二,推薦機制缺失,粉絲增長來源單一。
推薦、智能排序、付費文章、視頻入口、搜索組件、留言互動,微信公眾號生態正在用一系列新的能力,平衡原有的平臺機制。一個系統本真的缺陷,需要另一個系統來抑制。新舊系統之間的碰撞和融合,服務于一個共同的平臺目標:讓用戶看到更多更好看的內容。拓寬內容池,是微信公眾平臺未來一年最重要的任務,再通過算法,讓更多人看到感興趣的內容。微信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把蛋糕變得更大,才能讓流量變得更多?!?/span>
變化的關系才是最好的
當你以為關注的公眾號要就此停更了,點開才發現,它是在對公眾號改版后最新的智能排序機制表達擔憂,“如果不點星標和在看,你可能再也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?!?/span>近日,不少公眾號正在以“求星標”、“求在看”的方式,以應對公眾號智能排序機制下“內容被降權、甚至被消失”的風險。但實際上,點擊星標和在看,對公眾號排序并不會產生影響。微信相關負責人表示,星標和在看代表的是過去,微信公眾平臺的算法不會拿過去的依據參照現在的事情?!耙欢巫兓年P系才是最好的,未來要戰勝過去?!?/span>創作者和粉絲關系的建立是從“關注”開始的,但在公眾號生態里,卻很少有用戶執行“取關”這個動作?!瓣P注”只能代表過去,代表“那個時候的他,喜歡那個時候的你”,但并不能代表未來。根據微信團隊統計數據,在一個嚴格的時間排序下,用戶在消息列表看到的卡片,大多是完全不讀的帳號。用戶本身常讀號的卡片,大量都沒有被用戶看見。能代表一段時間內被用戶喜歡的數據指標不是關注,而是“常讀”。在關注體系下,消息盒子賦予了公眾號一個客觀上push用戶的權力,迫使未來的用戶去看未來的你。消息列表的智能排序,就是為了抑制這一固定關系下權力的表達。但因為創作者擔心內容無法及時抵達用戶,這也是迄今為止公眾平臺反饋聲音最大的一個改動。求星標、求在看并不會影響排序,值得關注的數據指標是“常讀粉絲”。微信公眾平臺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,我們會把常讀粉絲當做非常核心、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。整體平臺常讀關系有更高的增長,用戶更愿意往下滑了,也是公眾平臺過去一年整體流量小幅上漲的原因。
至于受影響最大的時效性文章,微信團隊表示在做算法優化。但這并不意味著時效性文章發布時會成為所有用戶的第一位,而是通過算法,在喜歡看時效性文章的用戶消息列表中更快地排到前面去。
今年要把整個盤子做大
圖文形式從來都不是公眾號的目的,按張小龍的話來說,公眾號是“一不小心”做成了以文章為內容的載體。微信公眾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,第一個重點是,今年我們要把盤子做大,讓更多以前不怎么閱讀訂閱號內容的人喜歡上閱讀。第二個重點是,豐富的內容形態,包含視頻、音頻、漫畫、小說。二者的邏輯關聯是,通過不同的內容形態,吸引更多的人進來閱讀感興趣的內容,把整個盤子做大。公眾號視頻能力(注意:不是視頻號)自去年6月以來有非常多的變化。2019年春節前后,極少用戶可以看到公眾號消息列表中的“視頻”入口——一個專門的公眾號視頻消費場景。從用戶使用場景來看,先后增加了沉浸式播放頁面、支持高清視頻上傳、視頻消息新增“觀看更多”、發現視頻公眾號、視頻專輯等能力。從創作者使用場景來看,先后支持視頻內容聲明原創、支持視頻在播放過程中跳轉小程序、視頻后貼廣告能力、觀看能多、視頻轉載和贊賞能力等。就在前幾日更新的微信最新版本中,已支持公眾號視頻的倍速播放,上傳視頻最大可以支持到2G,最高分辨率達到1080P。微信公眾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,接下來,關于公眾號視頻能力的變化還會加快。至于為什么要加強公眾號視頻能力,該負責人表示,“實際上我們考慮的只有兩件事情,第一是用戶內容消費的需求,第二是釋放創作者在視頻創作能力方面的需求?!?/strong>當拓寬內容池成為今年最重要的任務,微信公眾平臺對于做什么、不做什么的思考方向也發生了改變。此前,平臺思考做的功能是所有人都會用的功能,但現在,會針對不同的內容消費場景,陸續推出很多不一樣的功能,比如音頻“連續聽”、漫畫原創等等。在一個更大的池子里,微信團隊并未披露具體的算法。但表示“發現公眾號”并不以點擊率為目的,而以平臺多樣性為目的,體現平臺的“平均意志”。
公眾號的自我革命
功能迭代是產品最顯性的變化,背后是關于價值、關于哲學更底層的思考。今年以來,微信公眾平臺正在快速進行功能迭代,先后上線付費文章、新增視頻入口、評論區留言支持多輪回復、推出搜索組件,以及爭議聲音最大的消息列表智能排序。但公眾號的變化不止于此,比如即將上線的付費專輯、音頻連續聽、漫畫原創等,根據不同的內容場景上線新功能,尤其是視頻能力迭代速度還會繼續加快。一系列產品功能迭代背后,是微信公眾號在用一個系統抑制另一種系統,用智能排序平衡關注體系下“消息盒子”的push權力。此外,用新的內容形式補全單一內容形式,拓寬公眾號內容池。這一過程中,創作者和粉絲之間從“關注”開始建立的關系是變化的,內容的供給也是變化的,從單一走向多元。但總的目標是不變的,即怎么讓用戶看到更多更好看的內容。但最理想化的效果,很難一下子抵達。比如智能排序下,時效性文章受到影響,用戶“不喜歡看”的內容流量受沖擊明顯,比如算法不完美產生的bad case。“未來應該戰勝過去”,這既是智能排序的底層思考,過去的喜歡并不代表未來的喜歡。而作為微信生態最重要的自有內容池,公眾號生態的未來也理應戰勝過去。被詬病紅利不再、打開率觸底的公眾號生態,創作者和用戶都在等待,它能否在自我革命后迎來二次繁榮。